 各會員單位及行業相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關于“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建市函〔2020〕60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開展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工作的函》(建改發函〔2020〕152號 )等文件精神,大力發展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和智慧運維,加快全生命周期數字建設技術研發和應用,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決定舉辦第二屆“新基建杯”中國智能建造及BIM應用大賽(以下簡稱“本屆大賽”),本屆大賽由全國總工會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指導。 本屆大賽旨在通過建筑行業上下游相關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應用案例,發揮科技創新應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作用,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建筑建材產業化技術協同發展,推動數字化與智能建造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提升新基建項目、新城建項目、智慧城市項目、重大工程項目的數字化集成管理水平,以科技賦能傳統產業升級。 本屆大賽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智能建造為重點,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煉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案例。積極鼓勵創新精神、更好培養應用人才、更深挖掘優秀作品,踐行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引領行業發展、協同治理社會、精準服務企業”的宗旨。 本屆大賽不收取評比費用。歡迎相關行業、企業、院校、科研機構和個人踴躍參加報名。 一、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全國總工會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 承辦單位: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重大工程委員會 戰略合作:河北工業大學 協辦單位:廣東天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益埃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帝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飛渡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萬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杭州三才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智能建造委員會 廣東省建設工程綠色與裝配式發展協會 媒體支持:央視網www.cctv.com 中國日報cn.chinadaily.com.cn 人民網www.people.com.cn 中工網www.workercn.cn 重大工程網www.china-zdgc.com.cn EaBIM網www.eabim.net 城市信息模型CIM網 chinacim.vip 搜狐 www.sohu.com等 二、大賽工作安排 (一)大賽報名:從通知之日起至2022年5月15日 各參賽單位與選手,在大賽報名規定時間內掃碼報名,首屆“新基建杯”獲獎作品不再報名參與評比。 
(二)作品提交:從通知之日起至2022年6月20日 參賽單位報名后將參賽作品電子版發電子郵件至大賽組委會專用郵箱:xjjb2021@126.com 郵件要求: 1、主題:賽組編號+申報單位全稱+參賽項目全稱命名 例如:01賽組+****單位+****參賽項目 2、正文:簡要說明參賽單位,參賽作品,參賽附件內容。 3、附件:壓縮文件包,包含“參賽報名表”掃描件電子版,作品PPT、照片、證件電子版與復印件、視頻文件等內容。 4、組委會不接受其他格式的電子郵件。一個單位多個參賽作品的,每個參賽作品需獨立發送郵件。聯合申報的,各申報單位均需在報名表蓋章。 (三)作品評審: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0日 大賽專家評審委員會將在此時間范圍內對全部參賽作品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將在組委會官方網站和協會網站上統一公示,公示期5天。 (四)作品答辯 經評委會評審,部分進入一等獎候選的作品須經答辯,具體答辯時間、地點、方式由大賽組委會另行通知。 (五)頒獎典禮 頒獎大會擬定在2022年10月底前召開,具體時間、地點由組委會另行通知。 三、大賽分組說明 本屆大賽參賽成果共分10個參賽組,具體分組見下表: 賽組名稱 | 賽組編碼 | 賽組說明 | 智能建造優秀BIM設計案例賽組 | 01 | 作品側重于應用BIM技術對單體建筑面積達到3萬㎡或投資超過2億的項目成果應用。對于重大工程項目與市級以上重點項目可適當放寬參賽條件,報名表與作品展示中需提供相關材料說明。 | 智能建造優秀BIM施工案例賽組 | 02 | 智能建造軟件與平臺賽組 | 03 | 作品側重于國內企業圍繞數字化設計而自主研發的專業軟件、數字化管理或協同平臺、AI設計集成平臺、數字孿生平臺、智能化等設計端的科技成果應用。作品需提供軟件著作權證明,平臺展示鏈接,業界比較優勢,用戶實際應用效果評價等。 | 智能建造裝配式技術案例賽組 | 04 | 作品側重于裝配式技術應用案例。包括主流的三種裝配式結構形式的項目,即PC、PS和裝配式木結構,重點應突出結構優勢、提高工業化水平、符合綠色建筑要求等方面。還包括BIPV項目、裝配式裝修項目等新型裝配式案例項目。 | 智能建造低碳減排案例賽組 | 05 | 作品側重于響應國家環保政策,涵蓋在設計規劃、建造施工、運行維護中各階段節能、減碳、甚至達到零碳的應用案例。作品重點應突出實現的低碳解決方案,并用數據說明產生的社會效應。 | 智能建造綠色新型建材案例賽組 | 06 | 作品側重于響應國家綠色新型建材應用政策,涵蓋在項目中對綠色新型建材的應用和研發,以及通過綠色環保、環境友好、循環利用的方式、生產的無廢物、無污染、可降解的新型建筑材料。作品重點應突出綠色新型建材替代傳統建材后的實際效果,包括對企業成本的影響,實際使用效果的影響,在社會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影響。 | 智能建造裝備應用案例賽組 | 07 | 作品側重于針對現代建筑建造過程中“機器替代人工”的應用需求,以新型設備、新型工具、新型裝備為案例主體。內容不限于建筑3D打印機、建造機器人(包括噴涂、外立面、鋼筋加工、瓷磚鋪貼、檢測、安全監控、模具擺放等機器人)、智能檢測、智能巡檢、智能防護等裝備與設備。 | 智能建造智慧運維案例賽組(含CIM) | 08 | 作品側重于智慧運維管理專項應用案例。涵蓋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安防、智慧工地、智慧物業、智慧家居等應用場景下,用信息化、數字化的方式將運維管理與新裝備、新技術、新平臺、新材料、新產品集成應用于日常管理中,使運維管理變得更高效,更智慧的應用案例。 | 智能建造專利賽組 | 09 | 作品側重于已經得到實踐與應用的發明專利與新型實用專利專項應用案例。僅限于參與到前面8個賽組中的專利,參賽作品需提供專利相關的證明文件以及在多個項目中應用的效果。 | 智能建造工匠賽組 | 10 | 參賽人僅限于前面9個賽組的團隊成員和首屆“新基建杯”獲獎人員。需提供本人職業履歷,成績證明與能力證明。成績證明包括但不限于取得省部級、國家級協會、省級協會及市、局級以上獎項的獲獎證書與獎杯,包括各種大賽證書、專利、工法、QC成果等。能力證明包括但不限于取得職業技術能力證書與證明文件。 |
四、參賽細則 參見《第二屆“新基建杯”中國智能建造及BIM應用大賽參賽細則》(附件1)。 五、獎項設置 (一)本次大賽共設10個賽組,第01-09賽組均設置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二)第10賽組設置兩個榮譽獎項 設“智能建造工匠”榮譽5名,頒發榮譽證書、獎章及獎金; 設“智能建造行業技術能手”榮譽15名,頒發榮譽證書與獎章。 (三)對為本屆大賽做出支持貢獻的單位,頒發“特別貢獻單位”榮譽。 (四)對組織參賽作品數量最多的10家法人單位,頒發“優秀組織單位”榮譽。 (五)對獲獎作品數量多、作品優秀的5家單位,頒發“智能建造創新企業”榮譽。 (六)各賽組獲獎作品數量根據各賽組參賽作品的數量和質量由組委會制定。榮譽證書、獎章、獎牌、獎杯、獎金僅在頒獎典禮現場頒發。 六、大賽成果與行業獎勵、國家獎勵直通車 本次大賽的部分獎項將可推薦或參評相關全國性行業獎勵、國家獎勵。 (一)本次大賽一等獎以上作品獲得者且通過科技成果評價的,將推薦申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的“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科學技術獎”(獎勵編號為“0199”)的評選。 注:該獎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批準設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備案,由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承辦的全國性獎項。獎項分基礎科技類(獎種編號:01)、科技進步類(獎種編號:02)、技術創新類(獎種編號:03)、技術轉化類(獎種編號:04)四個類別。 (二)本次大賽“智能建造優秀專利賽組”一等獎以上作品將有機會推薦申報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行業專利獎”評選,并有機會成為“中國專利獎”候選項目。 注:“中國專利獎”是我國唯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共同設立,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七、大賽組委會聯系方式 官方網站:https://www.china-zdgc.com/ 聯系人:賈老師 18610907767(微信同) 周老師 13021065767(微信同) 大賽組委會專用郵箱:xjjb2021@126.com 辦公與郵寄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區重聚路重聚園12棟2-102號 報名通道: 
郵政編碼:100043 附件: 1 、比賽細則 2、參賽報名表 2022年3月1日 附件1:
第二屆“新基建杯”中國智能建造及BIM 應用大賽參賽細則 一、大賽名稱 “新基建杯”中國智能建造及BIM應用大賽 二、作品內容 (一)參與第01—08賽組的作品需滿足以下要求: 1、參賽作品完整的PPT文件。文件內容應包括: (1)基本情況介紹:如單位介紹、團隊介紹、項目介紹; (2)項目成果展示:針對項目成果進行重點內容說明,詳細描述相關數據模型、技術、設備、工藝、材料、應用點等內容展示; (3)總結分析:針對應用過程中的創新亮點、應用體會、經濟數據等綜合分析; 2、補充說明:為更好的說明作品特色,可以增加視頻文件。視頻文件必須采用MP4格式,中等畫質,文件不超過500M,時長不超過10分鐘; 3、證書文件:作品中涉及的重要證書文件,需提供原件電子掃描件。文件格式必須采用JPG格式,文件不超過50M。 (二)參與09賽組需提交以下文件: 1、參與本賽組的專利作品應在第01-08賽組中的項目中有所應用; 2、參賽作品需整理成完整的PPT文件。文件應包含:作品需提供專利對應的相關文件;專利在不少于3個項目上應用的成效:專利在經濟、技術、社會效益等方面的總結分析;專利參與其他獎項的成果展示。 (三)參與10賽組需提交以下文件: 1、參與本賽組的個人選手應是本屆第01-09賽組的參與人之一或者是首屆“新基建杯”獲獎作品人員; 2、參賽人需整理成完整的PPT文件。文件應包含:個人簡歷、專業技術特長、近5年參與智能建造項目主要工作業績,各種大賽取得的證書,近5年批準的專利、工法、學術著作參編的規范或標準、國家或省部級或企業科研課題、所獲獎項、承擔的學術組織職務,在智能建造領域個人的應用與理解闡述,其他能充分展示自我能力和對智能建造技術發展做出貢獻的材料; 3、涉及的能力證明文件與成績證明文件、證書等相關文件需提供正本掃描件。 三、參賽要求 (一)實。申報成果必須詳細介紹已經在實際工作或建設工程中得到應用,取得一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新。申報成果技術水平應處于行業領先,創新點突出,并具備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三)優。申報單位需對成果優中選優。同一申報成果的聯合申報單位不超過3個,完成人一般不超過6人,且按照成果貢獻程度由高到低順序進行排列。 四、評選原則 成果評價注重智能建造技術在工程項目中的各領域的綜合應用效果。具體指標:成果(案例)申報材料應確保真實性,描述翔實、表述準確、圖文并茂、重點突出,著重挖掘在應用中產生的成效、創新點和推廣價值等。材料中涉密、敏感信息或有知識產權爭議內容請妥善處理。 五、參賽規則 (一)所有參賽者享有同等參與評獎的權利; (二)所有參賽者均享有建議的權利,大賽組委會有聽取建議的義務。所有建議需提供單位蓋章或者署名的正式書面文件; (三)所有參賽者需服從大賽規定與安排,組委會建立的交流群中僅限交流與比賽相關的內容,對于擅自發布廣告或者造謠的選手組委會可取消其參賽資格; (四)所有參賽者有義務無償授權大賽組織機構為大賽需要而復制、使用、傳播、展覽參賽作品。參賽者同時優先享有在大賽官方網站專題頁面的作品展示權利; (五)所有參賽者不得要求大賽組委會退回所提交的參賽作品及其他參賽資料; (六)所有參賽者須保證不向大賽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及組委會提出任何形式的索償要求; (七)所有參賽作品要求原創并使用相關正版軟件,如因剽竊作品、竊取商業機密所引起的法律責任均由參賽者承擔責任; (八)作品應符合本屆大賽規定的內容要求,曾經參與過其他同類比賽的成果也鼓勵參賽,但需按照本賽制要求填報。參賽作品的版權歸屬需無爭議,有異議的由參賽者全責負責處理妥當; (九)如未能評選出合適的得獎作品,大賽組委會保留不頒發任何一個獎項的權利; (十)如發現參賽者、參賽作品有不符合參賽條件的情形,組委會有權在比賽任一階段取消其參賽資格,收回其所獲之獎項; (十一)每個參賽者必須仔細閱讀本次大賽規程,凡是申報參賽者一律視為同意接受本次大賽的所有規則,違反相關規則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十二)大賽組委會對本屆大賽規程保留最終解釋權和修改權。 六、爭議處理 (一)如參賽者之間因為參賽事宜或參賽作品發生任何爭議,首先應當協商解決; (二)大賽組委會僅是提供交流平臺,參賽者之間出現任何產權糾紛,大賽組委會不承擔任何責任。如其他方對參賽單位提出知識產權方面的爭議,則由參賽者自行處理并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七、知識產權 參賽選手保證其因參加本次大賽而創作的作品擁有完全排他的所有權,同時保證參賽作品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法律法規,不損害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及其它法律權益,如有違反,參賽選手需要獨立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附件2: 第二屆“新基建杯”中國智能建造及 BIM應用大賽參賽報名表 參賽項目全稱 | 填寫要求: 1、參與01-08賽組的,填寫參賽項目全稱; 2、參與09賽組的,填寫**專利名稱在**項目; 3、參與10賽組的,填寫**人在**項目或者首屆“新基建杯”獲獎作品人員。 | 申報單位/個人 | 填寫要求: 1、單獨單位申報的,填申報單位全稱; 2、聯合單位申報的,填聯合申報+單位全稱。同一參賽作品聯合申報單位數量不超過3個,所有聯合申報單位均需單獨填表并加蓋公章; 3、參與10賽組的,此處填個人姓名,蓋章處需單位蓋章與申報人簽字。 | 地 址 | 填寫要求: 1、如參賽作品為具體項目的,填項目所在的地址; 2、如參賽作品涉及多個項目或者沒有項目地址的,填參賽單位所在地址。 | 參賽組別 | □01.智能建造優秀BIM設計案例賽組 □02.智能建造優秀BIM施工案例賽組 □03.智能建造軟件與平臺賽組 □04.智能建造裝配式技術案例賽組 □05.智能建造低碳減排案例賽組 □06.智能建造綠色新型建材案例賽組 □07.智能建造裝備應用案例賽組 □08.智能建造智慧運維案例賽組(含CIM) □09.智能建造專利賽組 □10.智能建造工匠賽組 要求:勾選對應賽組,一個報名表僅能勾選一個參賽組別 | 項目成員 要求: 1、同一個參賽作品最多6名參賽選手; 2、同一單位參賽選手按照在作品中的貢獻從高到低排列。 3、參賽人員信息必須真實有效。 | 姓名 | 單位/職務 | 電話 | 電子郵箱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聯系人 | | | | | 聯合申報聯系人 | | | | | 聯合申報聯系人 | | | | | 版權聲明 及授權 | 本單位(或本人)自愿參加第二屆“新基建杯”中國智能建造及BIM應用大賽。并已經了解“參賽細則”附件1與本屆大賽的相關規定。 本單位(或本人)承諾參賽作品不存在違法、侵權、抄襲等行為,同意授權本次大賽組委會依法處理有關我單位參賽作品的評比。并授權本次活動主辦單位對參賽作品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在對外活動中免費使用(包括媒體、出版專題、光盤、出版物、展覽、網站等),特此授權。 參賽單位公章: 2022年 月 日 |
|